2019年4月26日,2018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洪山礼堂举行。学院获2018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奖励39项,其中以第一完成单位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3项。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2项成果:邹维列教授等“复杂条件下路堤稳定控制关键技术与应用” 以第一完成单位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高睿教授等“建设工程绿色施工与安全监控信息化平台的研发与应用”以第一完成单位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一等奖获得者邹维列教授代表领奖
我院邹维列教授、王东星副教授联合其他八家单位完成的成果“复杂条件下路堤稳定控制关键技术与应用”,针对软弱地基、地形多变、超高填筑、填料多样等复杂条件下路堤稳定控制技术存在的关键问题,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交通运输部科技攻关重点项目及一批国家重点交通工程项目,历时15年科技创新与实践,采用多学科交叉方法,在路基处理、路堤填筑及路堤边坡加固与生态修复等方面开展了系统研究,取得了系列原创性成果:(1)发展了复杂条件下路基处理理论与新技术:揭示了桩承式路堤土拱特性及加筋褥垫层的作用机理,建立了地基-垫层-路堤共同作用理论模型;研发了螺纹桩、“中承式”桩板结构、长短桩桩阀结构、电动土工合成材料加固、“菱形”地基加固等路基处理成套技术;(2)丰富了复杂条件下路堤填筑理论与技术:研制了加筋路堤模型试验系统,揭示了路堤加筋机理及其稳定影响规律,提出了高精度沉降预测模型;研发了废旧轮胎加筋路堤、黏性土+改良土夹层法填筑技术和基于水化-激发协同作用的淤泥固化图填料;(3)创新了路堤边坡加固与生态修复理论与技术:提出了路堤分级挡土墙土压力和刚性桩加固边坡的计算方法;建立了路堤生态护坡的力学分析模型并揭示了加固机理;研发了垃圾焚烧飞灰护坡基材、微生物加固、废旧轮胎护面等边坡生态修复技术。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比较,本项目建立的系列路堤稳定控制理论体系,具有良好的系统性与完整性,为设计与施工提供了有力依据;研制的加筋路堤模型试验系统,具有大尺寸、高精度等优点,弥补了实际工况下加筋路堤力学行为测试手段的不足;发明的系列路堤稳定控制技术高效先进,具有节省材料与工期、节能环保等优点。项目共获得授权发明专利42项,实用新型专利54项,软件著作权8项,发表SCI论文58篇、EI论文77篇,出版专著8部,编制国家、行业和地方规程8部。本项目研究成果在公路、铁路、机场、市政等领域的路堤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我院高睿教授、付志君、刘洋泽鹏联合其他七家单位完成的成果“建设工程绿色施工与安全监控信息化平台的研发与应用”,针对在施工监控过程中监控内容、数据类型多样,以及难以实现实时自动化管理等关键问题,通过从前端多传感器数据统一融合入手,研发绿色安全评估模型,并与后端绿色和安全防护设备进行信息化互联,从而构建绿色施工与安全监控信息化平台。响应国家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号召,贯彻当代美丽中国建设过程中绿色及安全施工的核心理念,从而有效解决了实时监控和抑制施工扬尘,以及施工人员的安全预防和管理问题。经产学研合作,取得如下成果:(1)研发了基于在线监测的建设工程施工粉尘监控与喷淋除尘成套设备,达到了降低施工场地大气中颗粒物浓度84%,实现了施工工地粉尘监控与消除的智能化;(2)研制了一系列基于物联网的施工安全防护装置,实现了安全风险自动检测、预警,通过与信息化平台的联动,提高了施工安全防控水平;(3)提出了政府监管-第三方监督评价-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协同管理机制以及一种基于修正杜修力加权法的建设工程文明施工评价模型,解决了层级不明,管理混乱,事故频发的问题;(4)建立了绿色施工与安全监控信息化平台,将监控传感器、安全评估模型、绿色和安全防护设备进行了创新集成,有效实现了建设工程安全文明施工信息化管理。项目共申请专利36项,获批授权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4项,软件著作权14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