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类
1.大类名称
土木类
2.大类平台课程
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B、计算机科学与应用、工程制图、电路原理A1、理论力学A1、专业导论。
3.学制和学分要求
学制:四年
学分要求:160学分(16学时/学分)
说明:第一学年学生共同学习公共基础课程,第二学年起则按学生所选择专业的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要求学习相关课程。
4.学位授予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5.主要实验和实践性教学要求
主要实验:大学物理实验,电路原理实验,材料力学实验,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混凝土基本构件实验,土力学实验,钢结构基本构件实验,智能结构创新实验。
实践性教学: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生产劳动与工程训练, BIM创新实训,智能装备实践,建造机器人实践,智能建造综合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毕业论文)。
6.毕业条件及其它必要的说明
按照学院学分制管理办法及学士学位授予条例,修满本专业最低计划学分160,即可毕业;符合学院授予学位条件,可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二、专业
l 智能建造
1.专业代码:081008T
2.专业名称:智能建造(Smart Construction)
3.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于未来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坚持学院“创造、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培养德智能体美劳全面发展,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宽广、实践能力突出,具有崇高的科学精神、深厚的人文社科素养、开阔的国际视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使命,既能在智能建造领域从事智能设计、智能施工、智能运维,又能在人工智能和现代信息技术领域从事科技开发与组织管理,人格健全、引领未来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发展的领军人才。
4.以毕业生能力为导向的专业毕业要求
(1)工程知识:能够系统运用数学以及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基础、工程科学等基础知识,以及与智能建造相关的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程管理、机械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等专业知识与技能,解决智能建造的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具备文献检索和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及知识,对智能建造复杂问题进行系统分析、表达与论证的能力。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具备综合运用智能建造专业知识完成满足土木工程特定需要的体系、结构、构件(节点)或施工方案等设计能力;能够基于土木、机械和信息工程相关的背景知识和标准,评价土木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和运行的方案,以及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包括其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工程师应承担的责任。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采用科学方法对智能建造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调查与研究,包括设计实验、收集、处理、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并应用于分析与解决智能建造的复杂工程问题。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具备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理解社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在与智能建造专业相关的多学科环境中理解、掌握和应用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具有将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应用于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行等环节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和领导能力。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在解决土木类工程问题时具有环境保护意识,并能够考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8)职业规范:熟悉法律法规、相关行业标准和职业规范,理解工程对社会的影响,具备工程职业道德,履行社会责任。
(9)个人和团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能够在合作过程中根据需要承担相应的角色与责任。
(10)沟通:能够结合智能建造工程及工艺中的复杂问题,与同行和社会公众进行书面与口头的表达与交流,并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智能建造的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终身学习:具有信息获取、知识更新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具有提高自主学习和适应土木工程新发展的能力。
5.专业课程
主要专业课程(14门):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建筑结构基本原理,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工程智能测绘,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科学与应用,传感器技术,机器学习,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机网络, BIM基础。
双语课程(3门):土木工程材料,工程项目管理,智慧城市运维管理。
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智能建造专业教学计划
课程类别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数 | 修读学期 | 备注 |
总学分 | 理论课学分 | 实践课学分 |
公共基础课程 62学分 | 必修 57学分 | 1100890011003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3 | 3 |
| 2 | “修读学期”为建议修习时间,也可自主选择修习时间。 |
1100890011004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5 | 4 | 1 | 3 |
1100890011002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3 | 2 | 1 | 2 |
1100890011001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3 | 3 |
| 1 |
| 形势与政策 | 2 |
|
| 1-4 |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2 | 2 |
| 4 |
|
| 体育 | 4 |
| 4 | 1-4 | 可按项目自由选择修习时间 |
1100730011001 | 军事理论与训练 | 2 | 0 | 2 | 1 | 含2~3周军事训练 |
| 大学英语 | 6 | 6 |
| 1-4 | 详见大学英语课程培养方案 |
1100850011005 | 高等数学B1 | 5 | 5 |
| 1 |
|
1100850011006 | 高等数学B2 | 5 | 5 |
| 2 |
|
1100860011039 | 大学物理B上 | 3.5 | 3.5 |
| 2 |
|
1100860011040 | 大学物理B下 | 3.5 | 3.5 |
| 3 |
|
1100860011007 | 大学物理实验 | 1.5 |
| 1.5 | 3 | 实验1.5学分 |
1150420011001 | 电路原理实验三 | 0.5 |
| 0.5 | 2 | 实验0.5学分 |
1150430011001 | 材料力学 | 5 | 4 | 1 | 3 | 实验1.0学分 |
1000430011004 | 结构力学A | 5 | 4.5 | 0.5 | 4 | 实践(上机)0.5学分 |
跨学院公共基础课程5 |
| 数字信号处理 | 3 | 3 |
| 5 | 必选 |
| 大数据分析与处理 | 2 | 2 |
| 4 | 必选 |
| 数据结构 | 3 | 2 | 1 | 3 |
|
| 材料科学基础 | 2 | 2 |
| 4 |
|
| 数学物理方程 | 2 | 2 |
| 3 |
|
通识教育课程 12学分 | 基础通识课程 | 必修6 | 2110720011001 | 人文社科经典导引 | 2 | 2 |
| 1 |
|
2110720011002 | 自然科学经典导引 | 2 | 2 |
| 2 |
| 中国精神导引 | 2 | 2 |
| 1 |
核心通识课程 | 选修6 | 通识课程选修至少跨三个模块,所有学生必须选修“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和“艺术体验与审美鉴赏”模块课程,人文社科类学生必须选修“科学精神与生命关怀”模块课程,理工医类学生必须选修“社会科学与现代社会”模块课程。 |
一般通识课程 |
大 类 平 台 课 程 17.5 | 必修 | 1100850011056 | 线性代数 | 2 | 2 |
| 1 |
|
1100850011031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B | 3 | 3 |
| 2 |
|
| 计算机科学与应用 | 3 | 3 |
| 1 |
|
3140830011010 | 工程制图1 | 2 | 2 |
| 1 |
|
3140830011011 | 工程制图2 | 1 | 1 |
| 2 |
|
3140830011013 | 工程制图3(土木类)三 | 0.5 | 0.5 |
| 2 |
|
3140420011030 | 电路原理A1 | 3 | 3 |
| 2 |
|
3140430011035 | 理论力学A1 | 2 | 2 |
| 2 |
|
3140430011014 | 专业导论 | 1 | 1 |
| 1 |
|
专业教育课程68.5学分 | 专业必修课程 42 学分 | 必修 |
| 工程智能测绘 | 2 | 2 |
| 3 |
|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 | 4 | 3.5 | 0.5 | 4 | 实验0.5学分 |
| 建筑结构基本原理(上) | 3 | 2.5 | 0.5 | 5 | 实验0.5学分 |
| 建筑结构基本原理(下) | 2 | 2 |
| 5 |
|
| 弹性力学及有限元 | 3 | 2.5 | 0.5 | 5 |
|
| 自动控制原理 | 2 | 2 |
| 3 |
|
| 智能建造工业机器人 | 2 | 2 |
| 5 |
|
| BIM基础 | 2 | 2 |
| 5 |
|
| 智能建造技术与装备 | 2 | 2 |
| 6 |
|
| 认识实习三 | 1 |
| 1 | 2 | 1周 |
| 智能测量实习三 | 1.5 |
| 1.5 | 4 | 2周 |
| 生产实习三 | 4 |
| 4 | 6 | 4周 |
| 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 | 8 |
| 8 | 8 | 12周 |
| 毕业实习 | 2 |
| 2 | 8 | 2周 |
| 智能建造技术与装备工程实践三 | 0.5 |
| 0.5 | 6 |
|
| 智能结构创新实验创 | 1 |
| 1 | 6 |
|
| 建造机器人实验 | 1 |
| 1 | 5 |
|
| BIM创新实训创 | 1 |
| 1 | 6 |
|
专业选修课程 26.5学分 | 选修 |
| 工程随机数学 | 3 | 3 |
| 3 | 跨学院课程,限选 12学分实验0.5学分 |
|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 2 | 2 |
| 4 |
| 机器学习 | 3 | 3 |
| 6 |
| 传感器技术 | 2 | 1.5 | 0.5 | 4 |
| 计算机网络 | 2 | 2 |
| 6 |
| 工程经济与管理 | 2 | 2 |
| 5 | 限选 5学分实验0.5学分 |
| 工程伦理 | 1 | 1 |
| 4 |
| 土木工程材料(双语) | 2 | 1.5 | 0.5 | 4 |
| 装配式部品制造与建筑工业化 | 2 | 2 |
| 7 | 不少于1门 |
| 数据挖掘 | 2 | 1.5 | 0.5 | 5 |
| 运筹学 | 2 | 2 |
| 5 |
| 工程智能监控与健康监测 | 2 | 2 |
| 5 |
| 建筑3D打印技术 | 1.5 | 1.5 |
| 7 | 装备与施工 三选一 |
| 建造信息化及其应用 | 1.5 | 1.5 |
| 7 |
| 地下施工与智慧掘进 | 1.5 | 1.5 |
| 7 |
| 工程项目管理(双语) | 2 | 2 |
| 7 | 运维与管理 三选一 |
| 可持续建设管理 | 2 | 2 |
| 7 |
| 智慧城市运维管理(双语) | 2 | 2 |
| 7 |
| 智能建造综合课程设计 | 4 |
| 4 | 7 | 4周,限选 |
毕业应取得总学分:160 | 其中: 公共基础课程学分:62,占总学分的:38.8 %; 通识教育课程学分:12,占总学分的:7.5%; 大类平台课程学分:17.5,占总学分的:10.9%; 专业必修课程学分:42,占总学分的:26.3 %; 专业选修(含跨学院)课程学分:26.5,占总学分的:16.6%,选修总学分32.5,占总学分的:20.3% 其中:实践教学(实验、实习、上机、课设、毕设)学分为31.5,占总学分的19.7%(实践学时占总学时26.9%)。 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学分为8,占总学分的5%。 |
备注:
1.带三字的课程为第三学期(即夏季学期)开设课程;
2..实习学分按周数计,1学分/周;课程设计学分按周数计,0.5学分/周;
3. 培养方案总学时2820,实践学时780。